企业文化

企业文化

Culture
返回栏目

回乡创作《自流井》

作者:秦勇/整理 时间:2020/09/09 浏览次数:

1933年,左翼作家王余杞从天津回自贡市自流井探亲,这是他时隔12年后,又踏上故乡的土地。

  这时的王余杞在鲁迅、郁达夫等进步作家影响下,已在文学界崭露头角。1932年,他的首部长篇小说《浮沉》出版,并与北师大中文系学士彭光林喜结良缘。这对新婚夫妇回到自流井后,王氏家族集居的大安寨,老老少少挤了一屋,欢迎这对新人回家。

  回家触发了王余杞创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部盐业题材长篇小说《自流井》的构想。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自流井盐场的生活:盐业家族内部维新派与保守派的火并,盐场工人的悲惨处境和罢工斗争,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,预示光明社会的到来,堪称盐都文学史上的瑰宝。

  1940年,王余杞参加由地下党领导的自贡市抗敌歌咏话剧团,到工厂、集镇、农村宣传抗日救亡。此举惹恼了国民党当局,采取种种手段疯狂弹压,王余杞因从事进步活动和领导抗敌歌咏话剧团,在成都遭到逮捕。

  为营救王余杞,彭光林想找地下党朋友王冶秋帮忙,此时王冶秋在冯玉祥处任秘书。彭光林立即给王冶秋写信求援,后来王冶秋回信,并抄了代冯玉祥写给“行辕”主任贺国光的保释信。有了冯玉祥的保释信,王余杞102天的牢狱之灾宣告结束。

  出狱后,王余杞受到严密监视。1943年,他开始在成都重新校阅《自流井》。当年,他随抗敌救亡演剧队往来于苏皖晋豫,其后,彭光林带着一双儿女逃离战火时,不忍心丢弃丈夫的文稿,又返回家中冒险抢出,历经千辛万苦,最终保全了文稿。

  1944年,《自流井》终于在成都东方书社出版,署名曼因。

  来源:四川日报2019.04.15


Powered by junjie俊捷网络